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

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

概述:硬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,伤后3周以后出现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(CSDH);由于其表现不典型,临床上常与脑肿瘤、脑血管病等相混淆。因此,正确认识其特点有重要意义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发生率占老年颅脑外伤的30%左右,是老年人常见的颅脑损伤。

病因

病因:老年CSDH最主要原因是颅脑外伤,脑萎缩和抗凝、抗血小板药物等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。中青年患者常需中至重度的外伤方可导致本病,而老年人因动作迟缓、行动不便等原因易于跌倒,且轻微的外伤就可引起重度CSDH。颅脑外伤主要损伤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而出血。老年人普遍存在脑萎缩,可使蛛网膜下腔扩大,桥静脉相对拉长并充盈,增加了血管的易损性。脑萎缩还使颅腔相对扩大,当头部加速或减速运动时桥静脉易于撕裂或断裂而出血。老年人颅内压相对较低,一旦少量硬脑膜下出血则不易自行停止,容易形成血肿并产生包膜。包膜中新生毛细血管内皮又分泌过量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(tPA),使局部纤溶亢进;加上抗凝、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,易引起包膜新生血管再出血,导致血肿不断扩大。这就是老年人轻微颅脑外伤易产生明显CSDH的原因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老年CSDH主要原因是因行动不便容易跌倒,轻微外伤可导致本病。另外,脑和颅骨的相对运动增加,很容易引起桥静脉的撕裂,即使在轻微暴力作用下,也可能发生,从而导致单纯性硬膜下血肿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
    1.外伤史轻微或不明确  中青年CSDH患者常有明确的中度、重度脑外伤史,而老年患者多只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;由于当时未引起注意或因记忆障碍而遗忘,部分患者否认有外伤史,能提供颅脑损伤史的只占70%左右。
    2.潜伏期长  老年人外伤后至出现症状多数在3个月以上,有的达数年;而中青年患者多在数天至数周则出现症状。由于病情发展缓慢、潜伏期长,更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外伤史的遗忘。因此,仔细追问受伤史至关重要。
    3.精神症状突出  老年CSDH首发和主要症状是精神症状,如痴呆、人格改变、记忆障碍、定向力、判断力和自知力丧失等。由于血肿仅产生脑叶或皮质受压,偏瘫等局灶体征不明显,昏迷意识障碍少见。
    4.出血量大  由于包膜新生血管再出血等原因,老年CSDH出血量比中青年大(常超过100ml),且出血量常与症状不成正比。
    5.颅高压不明显  老年人因颅腔相对扩大,脑组织受压及颅高压表现不如中青年患者典型。
    6.CT显示等密度影较多见  CSDH的CT显示有高密度、低密度、等密度和混杂密度影4种表现,老年患者显示等密度者较中青年多。因此,应注意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结构移位等现象,并进一步行MRI或脑血管造影或强化CT检查以确诊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老年脑颅外伤包括CSDH的另一特点是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,如肺部及血肿腔感染、低颅压、应激性溃疡、血肿再发、心肾功能不全及血栓性静脉炎等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CSDH合并感染者,血液、白细胞可升高,严重者电解质紊乱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颅骨平片显示骨折线可提示血肿部位,CT或MRI检查可见异常。

诊断

诊断:老年CSDH的诊断在有明显头部外伤史、局灶体征及颅高压表现时并不困难,但当患者不能提供外伤史时,除了详细了解其临床特点外,还须依靠CT或MRI检查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本病需与脑血管病、脑肿瘤、正常颅压脑积水及精神病等疾病相鉴别。

治疗

治疗:
    1.手术治疗  钻孔冲洗引流术为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。对老年人而言,手术动作应更加轻柔,血肿放液要慢,防止颅压骤降而发生脑内出血及硬膜外血肿。术中应以温热盐水反复冲洗,尽可能去除血肿腔内全部内容物,防止纤溶物质和FDP的残留和术后血肿复发。术后头低位(15°~30°)缓慢引流,引流管视具体情况旋转3~5天,当引流物色淡量少(<50ml/d)时即可拔管。血肿清除术适用于:①血肿腔内有血凝块。②血肿包膜过厚且为多房性。③老年人脑组织弹性差,复位困难,经引流术无效者。
    2.防治并发症  术后采取头低卧位、充分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防止低颅压的重要措施。积极防治各种感染、血栓性静脉炎及心肾功能不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。

预后

预后: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,脑外伤后恢复能力差,且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;因此,其总的病残率及病死率较青年人高。但就CSDH而言,其预后一般良好,少有后遗症或死亡,其病死率为1.3%~2.5%。

预防

预防:年老体弱患者,尤其是行动不便者,需有陪护,防止摔伤,以免发生意外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